政策法规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的通知

川府发〔2016〕45号

文章来源: 甘孜州投资发展集团   发布时间: 2016/10/25 10:37:51   点击次数: 0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的通知

川府发〔2016〕45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现将《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6年9月29日


附件:川府发45号附件

 

 

 

 

 

 

 

 

 

 

 

 

 

 

 

 

 

 

 

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对于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生态服务功能、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重要手段,是科学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基础,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四次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年)》的决策部署,参照《环境保护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环发〔201556号),依法、科学划定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

一、总论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列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战略目标,以提高生态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主线,优化生态服务空间配置,加快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机制,为维护全省生态安全,建设美丽四川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强制性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在事关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以及其他重要的生态区域内,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严格保护。

——合理性原则。在科学评估识别关键区域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与管理可行性,合理确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协调性原则。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交通规划以及我省规划中的川藏、川青、西宁至成都铁路建设等各类区划、规划、重大项目相协调,增强生态保护效果。

——可行性原则。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当前监管能力相适应,预留适当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空间。

——动态性原则。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可随全省森林、草原、湿地、沙区植被等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生态保护能力的增强而逐步优化调整,并结合重大基础设施的推进实施定期更新完善。

(三)总体目标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着力推进全省生态产品供给侧结构调整,到2020年,促进国土生态空间进一步优化并得到有效保护,推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体改善,基本形成生态系统结构合理、生态功能分工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稳定的复合生态空间保护体系。到2030年,区域生态安全有效保障,推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全面形成。

(四)重要意义生态保护红线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主体功能区形成的重要基础。将全省最基本、最需要保护的生态空间划为红线区,成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规划不可逾越的生态空间管制区,对实现国土空间优化开发,形成科学合理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具有关键性作用,对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和四川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二、生态保护红线方案

(一)划定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规定,结合环境保护部下发的《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建议方案》,参照《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识别生态保护重点范围,通过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估和生态敏感性与脆弱性评估,明确生态保护目标与重点,对不同类型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空间叠加,衔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相关空间性规划,协调分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依法、科学划定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

——重点生态功能区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土壤保持重要区内,对于维护国家、全省生态安全起极重要作用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敏感脆弱区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石漠化敏感区,以及高寒、干旱和半干旱脆弱区内,对于维护国家、全省生态安全起极重要作用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自然保护区将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将市(州)和县级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其他区域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等区域内,对于维护国家、全省生态安全起极重要作用的区域,以及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出控制要求且由地方政府批复确定的保护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二)管控区域依据全省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对生态公共产品的基本需求,统筹各类型生态服务功能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划定13处生态保护红线区块。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的空间格局为四轴九核,总面积为19.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辖区面积的40.6%。其中一类管控区3.8万平方公里,约占比7.8%;二类管控区15.9万平方公里,约占比32.8%

(三)管控要求

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分类管控,按照保护和管理的严格程度,将生态保护红线区划分为一类管控区和二类管控区。

划入红线区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要依据已有法律法规实施严格保护。

 

 

 

 

专栏1 生态红线区块名称及面积(单位:万平方公里)

生态红线区块名称

红线区面积

占全省面积比(%)

一类管控区

二类

管控

一类管控区

合计

19.7

3.8

15.9

40.6

7.8

32.8

雅砻江源水源涵养红线区

4.0

0.5

3.6

8.3

0.9

7.4

大渡河源水源涵养红线区

1.8

0.1

1.7

3.8

0.2

3.6

黄河源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

1.3

0.2

1.1

2.7

0.4

2.3

沙鲁里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

3.3

0.8

2.5

6.7

1.6

5.1

大雪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红线区

2.2

0.4

1.8

4.6

0.9

3.7

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红线区

2.6

1.1

1.6

5.4

2.2

3.2

邛崃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

0.8

0.1

0.6

1.5

0.2

1.3

凉山-相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红线区

1.3

0.3

1.0

2.7

0.6

2.1

锦屏山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红线区

1.1

0.1

1.0

2.3

0.2

2.0

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土壤保持红线区

0.5

0.1

0.4

0.9

0.2

0.8

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红线区

0.5

0.1

0.4

1.1

0.2

0.8

川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

0.14

0.05

0.09

0.3

0.1

0.2

盆中城市饮用水源-土壤保持红线区

0.13

0.02

0.11

0.3

0.04

0.2

——一类管控区: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地级以上城市和县级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

一类管控区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必要的科学研究、生态保护活动必须依法进行审批。

——二类管控区:未纳入一类管控区的生态保护红线区为二类管控区。

二类管控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根据红线区主导生态功能维护需求,由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等相关部门依法制定负面清单并组织实施。

三、生态保护红线区块类型及保护重点

(一)雅砻江源水源涵养红线区

地理分布:该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边缘,其中石渠县北部黄河流域区属于三江源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其余区域属于川西北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红线区面积约为4.0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20.5%,红线地块连片分布于甘孜州的石渠县、德格县、甘孜县和色达县。

生态功能:区内除石渠县北段、色达县东部分属黄河流域和大渡河流域外,该区大部都属于雅砻江流域,是雅砻江的主要发源地和重要水源补给区,具有极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

保护重点:保护高原灌丛、草甸、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特别是要保护好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维护水源涵养功能;加强草地沙化和鼠虫害防治,控制草场载畜量。

(二)大渡河源水源涵养红线区

地理分布:该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属于川西北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行政区涉及阿坝州的马尔康市、阿坝县、红原县、壤塘县、金川县。红线区面积约为1.8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9.3%,除地势相对平缓的河谷平坝区外,基本全部为红线分布区域。

生态功能:区内主要河流有脚木足河、梭磨河、绰斯甲河、大金川等,是大渡河发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建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处。

保护重点:保护森林、高山草甸以及湿地、河流生态系统和川陕哲罗鲑等珍稀特有鱼类重要栖息地,维护水源涵养功能;加强大渡河峡谷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和水土流失治理;加强区域北部草地沙化和草原鼠虫害防治。

(三)黄河源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

地理分布:该区位于四川北部,属于川西北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行政区涉及阿坝州的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红线区面积约为1.3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6.6%,红线地块主要分布于若尔盖县西南部、阿坝县东北部以及红原县的黄河流域区。

生态功能:区内河流主要有黄河上游一级支流黑河、白河和贾曲,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具有极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区域植被类型主要以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为主,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国家重要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等,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

保护重点:保护天然草地和沼泽湿地,维护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加强草地沙化和鼠虫害防治,控制草场载畜量;禁止沼泽湿地疏干改造,禁止侵占湿地开发草场,禁止发展破坏沼泽湿地及其水源涵养功能的产业。

(四)沙鲁里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

地理分布:该区位于四川西部边缘,属于川西北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行政区涉及甘孜州的白玉县、新龙县、巴塘县、理塘县、得荣县、乡城县、稻城县。红线区面积约为3.3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16.5%,红线地块除南部边缘基本全域分布。

生态功能:区内河流分属金沙江水系,植被以高山高原草甸、高山灌丛及亚高山针叶林为主,有白唇鹿、马麝、藏马鸡等珍稀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保护极为重要,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

保护重点:保护森林、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保护冰川,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加强草地植被保护,防止草场退化、沙化。

(五)大雪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红线区

地理分布:该区位于四川西部,属于川西北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行政区涉及甘孜州的康定市、炉霍县、道孚县、雅江县、丹巴县、泸定县。红线区面积约为2.2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11.3%。红线地块除沿大渡河、鲜水河、雅砻江等河谷平坝区外,基本全域分布。

生态功能:区内河流分属大渡河、雅砻江水系,植被以亚高山针叶林为主,有四川雉鹑、绿尾虹雉等珍稀鸟类和白唇鹿、玉带海雕等珍稀野生动物,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该区沿大渡河、雅砻江流域分布的干旱河谷和高山峡谷区,泥石流滑坡强烈发育,呈现土壤侵蚀敏感性高的特点,也是土壤保持的重要区域。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3处。

保护重点:加强森林植被及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保护湿地和珍稀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加强干旱河谷和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防治水土流失。

(六)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红线区

地理分布:该区位于盆地西北部边缘,是川西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属于岷山邛崃山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行政区涉及阿坝州的汶川县、茂县、理县、黑水县、九寨沟县、松潘县、若尔盖县,绵阳市的江油市、平武县、北川县、安州区,成都市的彭州市、都江堰市,德阳市的绵竹市、什邡市,广元市的青川县、剑阁县。红线区面积约为2.6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13.4%,除人口集中、地势相对平缓的河谷平坝区外,红线地块集中分布于岷山、龙门山山区。

生态功能:区内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为主,是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主要分布区,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该区河流分属嘉陵江、涪江、沱江、岷江水系,是白龙江、岷江、沱江和涪江等河流的水源地。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省级自然保护区19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地质公园7个。

保护重点: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大熊猫、川金丝猴等重要物种及其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加强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加强地震灾区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修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水土流失治理。

(七)邛崃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

地理分布:该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华西雨屏的中心地带,属于岷山邛崃山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行政区涉及成都市的大邑县、崇州市、邛崃市,雅安市的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阿坝州的小金县。红线区面积0.8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3.8%,红线地块主要分布于邛崃山南部山区。

生态功能:区内河流主要为青衣江水系,森林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为主,区内原始森林以及野生珍稀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和重要区域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极其重要。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地质公园1

关注微信公众号